贵州中科化肥有限公司
产品搜索
在线客服
 工作时间
周一至周五 :8:30-17:30
周六至周日 :9:00-17:00
联系方式

联系人:徐先生

电 话:0851-85560711

手 机:13984408894

邮 箱:xzf2558@163.com

地 址:贵阳市白云区

登录中科手机网站请扫下面二维码

贵州中科.png






早稻旱育秧方法和注意事项

浏览数:89 

早稻旱育秧方法和注意事项

贵州中化化肥

:育秧方法

A、苗床免耕旱整:苗床采用稻田、旱地,按长15米,宽1.5米,沟宽30厘米, 沟深20厘米分厢,免耕旱整作成厢板;

B、早播:在日平均气温通过8度时播种,在3月20日以前播种,比一般旱育和湿 润育秧分别提早播种7天和10天;

C、采用隔层肥泥旱育秧方式: 隔离层,用谷壳草屑或者细干煤灰或者细砂在厢板上铺1.2米宽,1-1.5厘米厚作 成隔离层; 肥泥层,用塘泥或者先沤制好的肥泥加多功能健秧灵,多功能健秧灵用量为每平方 米苗床60克,播种前15天,将多功能健秧灵与塘泥或者肥泥拌匀,播种前铺在隔离层 上,厚度为2厘米,肥泥层铺好后播种; 肥泥的沤制立冬前后耕地,每平方米施人畜粪尿3千克沤制而成;

D、稀播:旱育方法每平方米播种破胸芽谷,杂交稻为100克,常规稻为180克, 播种后泥浆踏谷,然后用湿润细黄土盖芽谷,以不见芽谷为标准;

E、低拱薄膜覆盖:用竹片并将其两端插入厢板做成拱,拱顶离厢面25厘米,播种 后覆盖薄膜,盖膜后灌水湿润苗床,采用沟灌法,水灌沟深的70%-80%,苗床浸湿 后,排掉沟里剩余的水;

F、苗床管理: 水管理,坚持旱育旱管,秧田开好厢沟和围沟,做到沟相通,确保雨停不见水, 久晴无雨苗床肥泥层现白时,采用沟灌,水灌沟深的70%-80%,湿润苗床; 温度管理,晴天,苗床膜内温度达到30度时,在苗床两端揭膜通风降温; 炼苗,秧苗三叶一心后揭膜炼苗,炼苗5-7天即可移栽。

二:须防肥害

早稻旱育秧的施肥量要比水育秧高得多。由于一些农民掌握不好苗床期的施肥技术,每年都有肥害死苗的现象发生,严重影响旱育秧的数量和质量。   肥害症状旱育秧肥害主要出现在3叶期前后、晴天气温高时,表现为秧苗植株发黄,叶片出现灼伤斑点,根部变黑腐烂,最后全株死亡。   肥害原因   施肥类型、时机、方式的不当都会造成肥害死苗。   农家肥未腐熟。秧苗施用的农家肥一般未经充分腐熟,有机物质在土壤半腐熟的过程中与幼苗争夺水分,局部高温产生高浓度的氨或有毒物质,造成对幼苗的毒害、灼伤甚至死苗。  

施肥不匀。整地施肥后,翻耙次数多,床土与肥料未能充分均匀融合,一叶一心后,秧根下扎触及肥团或肥塘,很容易被高浓度的肥液“烧”伤,导致秧苗地上部分生理失水死苗。  

化肥表施。有的农户播种前将化肥施于苗床土表面,未按要求均匀施入15厘米土层内,造成种子萌芽后胚根灼伤,幼苗有芽无根,出现成片枯死。   化肥晚施。旱育秧用化肥作基肥施用时,一般要求在播种前10~15天施入;若施用过晚、用量大,施入秧苗的铵态氮未能转化为硝态氮供秧苗根系吸收,容易引起氨中毒烧苗。  

追肥不当。旱育秧强调秧床施足肥料,一般不施追肥。但一些农户沿袭水育秧的方法,在秧苗齐苗后一次性追肥过多或肥料施得不匀,或采用撒施后又不及时喷洒清水淋洗,导致秧苗成片或呈带状死苗。受害轻的也会因生长受阻而成僵苗或病苗,难以培育出壮苗。   防害措施   要防止旱育秧肥害死苗,必须采取针对性措施。   选好苗床。苗床要选择靠近水源、地势高爽、土质肥沃、土壤通透性好的菜园或其他旱地作苗床。一般每插1亩大田需苗床10~15平方米,苗床土壤要达到肥、松、厚、软、细的要求。如用水田作苗床地,需要提早翻耕并铺垫大量的旱地肥土,加拌农家肥,土肥要拌和均匀,厚度要求在5厘米以上不能出现肥团、肥塘。一般每平方米施充分发酵的农家肥10公斤、氮磷钾各15%的复合肥100克、硫酸锌10~20克。   控制追肥。苗床培肥好的,一般不需要追肥。但秧苗发黄,必须查找发黄的原因,不能见黄苗就追施氮肥,因为缺肥不是发黄的唯一原因。苗床湿度过高、水分过多、土壤板结等都可造成秧苗发黄。当秧苗生长偏弱瘦时,可在秧苗1.5~2叶期,施用少量“断奶肥”;在移栽起苗前3~5天,追施“送嫁肥”,或用0.5%~1%的尿素液,在起苗前1天均匀喷施。  

浇足底水。苗床整平后喷洒清水,使整个耕作层处于水分饱和状态。有的农户用干火土灰、干陈砖灰、干草木灰作营养土,容易出现营养土盐分过大而造成秧苗反渗透失水。因此播种、盖种和浇底水应连续作业,防止以后出现秧苗生理性立枯病,诱发大量死苗、烧苗。秧床播种后要轻轻压种,再用细土盖种,厚度1厘米左右。这样既有利于种子萌发出苗,又有利于防止肥害死苗。

  • 三:技术要点
  • 1、适期播种。早稻播种时间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,以日平均温度稳定通过12时为指标。地膜保温湿润育秧以日平均温度稳定通过10时、露地湿润育秧以日平均温度稳定通过12时即可播种,旱育秧可较湿润育秧提早5-7天播种。根据省气象局预测,4月份全省降水量大部偏少1~2成,月平均气温大部偏高,月内气温变化幅度较大,上旬末全省有一次降温过程。各地应抓住冷尾暖头适时播种。机插秧育秧应充分考虑栽插期和秧龄的衔接,以免使秧龄过长,必须做到田等苗,不能苗等田。播种前做好晒种、消毒、浸种催芽等工作。机插秧播种要保证均匀度,人工播种可采取分段称重、分次重复播种。
  •   2、坚持旱管。苗期管理坚持旱控育秧。二叶一心前以湿润为主,二叶一心期至移栽前以旱管为主旱不喷水。工厂化育秧因秧盘脱离地面,秧盘不能从土壤得到水分补充,容易缺水,一旦发现盘土发白、秧苗打卷或早晚秧苗心叶没有水珠,要及时浇水。水分管理应与温度管理相配套。
  • 3、控好温度早稻出苗期应密封保温,温度控制在30上下,超过35应揭开膜的两头通风。1叶1心至2叶1心期,晴天白天应揭开膜的两头通风,下午4点钟后盖膜,膜内温度控制在20-25左右。2叶1心期后,经过5-6天的炼苗,当日均温度稳定在15以上时,应选择晴天上午9-10点钟揭膜。
  •  4、防好病害。旱育秧注意防治立枯病,可在秧苗1叶1心期预防,用65%敌克松可湿性粉剂600倍液,如在病期用药为200-500倍液,每亩用1.25千克药液。腐病发病后,应在换清水后,浅灌2-3厘米水,再喷施0.1-0.05%硫酸铜液,每亩70-100千克,或在秧田进入口放上装有硫酸铜的纱布袋(每亩75-150克),随灌溉水将药液溶化流入秧田。
  •  5、合理施肥。培肥营养土育秧的苗期一般不追肥。未培肥直接用素土播种的,二叶一心时施“断奶肥”,移栽前一个星期适当施“送嫁肥”。
  •  6、注意防灾。关注天气变化,做好防灾应急处理预案,及时采取抗灾抢救措施。寒潮过后,要注意防止因揭膜不当造成的青枯死苗。
  • 四:病害防治法

    早稻育秧期间气温波动大,寒潮活动频繁,这种多变的天气不利于旱育苗床的田间环境,与水育方式相比有了新的变化,容易发生多种不同于水育秧的苗床病害。因此,一定要加强早稻旱育秧苗期病害的识别与防治。

    苗叶 在旱育的条件下,由于地膜覆盖膜内温度较高,湿度适合稻的发生;旱育秧床土肥沃,一般为酸性土,会加重其危害;秧苗生长在无水层的土壤中,降低了对水溶性硅酸盐类的吸收能力,表皮细胞内硅酸积累少,抗性差,病菌易侵入;旱育秧苗生长嫩绿,也易遭稻瘟病侵害。

      基于以上原因,旱育秧一般容易发生苗叶,在推广旱育秧时,一定要抓好种子处理。可采用0.5-1的石灰水浸种杀菌;若用强氯精消毒种子,一般采用300倍溶液,把用清水12小时的种子洗净捞起,倒入溶液中浸12小时。发生苗叶后可揭开地膜,用20%三环可湿性粉剂每亩50-75克均匀喷雾,能有效地控制危害。

    黄(白)化病 发病初期秧苗叶片薄,叶色淡、嫩黄色,新根少,新出叶叶色更淡、重者呈现白色,出叶缓慢。其原因有二:一是旱育秧苗在揭膜后,如遇上较长时间的低温,致使叶绿体解体,容易出现黄(白)化现象;二是在旱育条件下,由于缺素,特别是缺铁,会使叶绿素形成不足,发生黄(白)化病。低温引起的黄(白)化病,当温度回升后,秧苗可缓慢恢复绿色。江苏省研制的旱育绿1号旱绿3号,对该病的防治效果很好。叶面喷施旱育绿1号600-800倍液,2-3天后秧苗转绿。喷施硫酸亚铁也有一定效果。

    立枯病 该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侵染性病害,可使幼芽或幼根变褐、扭曲、腐烂;二、三叶期病苗根暗白,出现断续黄褐色坏死,茎基部变褐、软化腐烂,叶尖停止吐水,随后心叶卷缩,全株黄褐枯死,或全株迅速青枯。病秧基部多长有白色、粉红色或灰黑色霉状物;常成簇、成块发生,有明显的发病中心;一般分青枯、黄枯两种类型。在秧苗二叶期,要经常检查叶尖有无吐水现象,若发现叶尖上无顶露水时,是立枯病发生的先兆,应立即用敌克松防治。每亩用65敌克松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叶面喷雾。配药时应先加少量水调成糊状,再加水稀释,使药剂充分溶解,并注意使用敌克松时不与碱性农药混用,以防药剂失效。